2010.12.30
剛剛介紹完旗津的美食
其實我們並不是一直吃一直吃的喔 !
吃完那個 " 不一樣赤肉羹 "之後
才是讓我跟姪女錯愕的開始
想說難得放假 , 到旗津一定是美食吃吃喝喝
結果誰知 ~ 二姐說往炮台燈塔走
從來不認為來旗津有山可以爬的
不管你走左邊砲台 , 還是走右邊燈塔
總之 ~ 就是繞一座山啦!
別看這好像平路
大概有60度的傾斜度要爬
沿路還有防空洞
才爬一半的路
二位 " 山寨瑪利亞 " 推老爸之後累了
硬是要在露台休息一下
順便吃一下烏魚子
哈哈 ~ 兩盒的烏魚子全吃光光
下山之後當然還要再買二盒回家囉 !!
妳們看 ~ 這旗津海域是不是也很漂亮啊!
但是還是不能跟 " 墾丁夏都海域 " 比啦!
終於爬到旗後砲台
想知道 " 旗後砲台古蹟 " 的故事
可以上Google 咕一下喔 !
因為故事 , 樂樂長的
好啦 ! 懶得咕一下吼 ~ 我貼給你們看
" 旗後砲台 "建於清光緒元年 (1875),現在為市定古蹟
旗後山扼守高雄港 口,早在清康熙年間即設營房砲台鎮守
安設六尊中國式大砲。至清同治二年(1863)打狗開港,其軍事地位更形重要
旗後砲台 最大的特色在於中國風格的營區建築
中國式的八字門八字牆,門楣上的「威震天南」
牆上磚砌相對的囍字,角落搭配蝙蝠刻紋,壁面、
階梯面的許多傳統建築花樣,都值得令人細細品味。
日治時期時,砲台之大砲被拆走
熔毀二戰後國軍於砲台及燈塔之間另築碉堡,砲台成為斷垣殘壁
直至民國78年(1989)高雄市政府辦理重修後
於84年(1995)元旦開放參觀而重現砲台風貌。
以上資料來源網路
我一直有疑問為什麼這裡要叫 " 旗後 " 砲台
" 旗後 "是什麼意思呢 ?
我知道剛剛我說的
不懂 ~ 可以上Google 咕一下喔 !
老磚牆 , 你們有沒有發現
上面的紋路跟下面不同啊!
真特別耶!
營房內外供民眾參觀
砲台正下方的「星光隧道」
這次從砲台上方拍攝
下次我也來走一下「星光隧道」
看看走出來之後 , 我會不會變成一顆閃亮之星
離開砲台繼續往上爬
實在有點小累 , 有椅子可以休息耶!
在這可以看到旗津民宅的屋頂喔!
終於抵達 " 旗後燈塔 "
旗後燈塔又稱旗津燈塔或高雄燈塔(官方正式名稱應該是高雄燈塔)
建於清光緒九年(西元1883年) 初為方形磚塔 內裝六等單蕊定光燈
可見距離約10浬(海里,一海里=1.852公里) 塔內設備均購自英國
日治時期(民國五年)改建 至民國八年完成為八角磚塔
塔前並建有一體的西式辦公室
塔高由基部起算為15.2公尺 裝置有紅白燈光 每二十秒紅白光各閃一次
二次世界大戰時稍有受損 光復後略微整修即繼續使用
民國三十七年換裝燈光為每十七秒紅白光各閃一次 白光九秒 紅光八秒
民國五十三年改為白頓光 每六秒明三秒滅三秒 民國六十五年換裝透鏡燈
每三十秒連閃白光四次 光力850,000支燭光 光程25.2浬
以上資料來源網路
站在燈塔較高處 , 可以看到西子灣的景色
燈塔與西子灣遙遙相望 , 中間正是高雄港的出海口
繞了這一整座山 , 下次我們還是來旗津吃吃美食就好 ! !
別再想要約我來砲台跟燈塔喔 !
哈哈